森林認證:一場林產業(yè)的綠色變革

鳳凰網
2011-04-07
閱讀次數:2712
閱讀字體 【

  就像對食品進行“綠色”認證一樣,森林認證已成為當前國際林業(yè)發(fā)展的風向標。

  作為全省經營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場,漳平市五一國有林場擁有森林經營面積28.2萬畝,年產優(yōu)質商品材3萬立方米,其中一半以上作為加工出口用材。兩個月前,五一林場通過FSC國際森林認證,獲得了國際市場的準入資格。自此,砍伐下的杉木、馬尾松等樹木,貼上FSC綠色小標簽后,以高出過去10%的價格被加工企業(yè)訂購,還享受“無壁壘”待遇出口到歐美等地。

  一個國有林場的前世今生

  芳菲四月,漳平市五一國有林場的82畝杉木、馬尾松進入采伐期。林場沒有馬上安排砍伐,而是張羅著采伐公示、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評估。最終,29畝小坡地、兩條小溪流附近的一大片森林被保留下來作為緩沖帶,以涵養(yǎng)水源。

  從皆伐到擇伐、從開發(fā)到保護,五一林場的經營嬗變源自FSC森林認證體系。

  五一林場場長張火明告訴記者,全球有不同森林認證體系,但FSC森林認證體系廣泛適用于國際市場,所有被認證林場必須做到對環(huán)境負責、經濟上可行、不影響周邊社區(qū)居民生活、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這些道理雖然大家都知道,但過去沒受約束,工作細節(jié)無法落實到位。”張火明感慨道,自2009年申請FSC以來,五一林場從上至下展開了一場“綠色變革”。

  曾經,每到采伐期林場會立即安排采伐工人進場,將所有成熟木材砍伐,抓緊時機加工出材,因此生活垃圾、機械用油處置隨意?,F在,為了對環(huán)境負責,采伐前林場會先規(guī)劃出采伐區(qū)域,進行環(huán)境影響評估,對溪流、農田及坡度較大的林地留下緩沖區(qū)或隔離帶,砍伐后及時更新造林,實現經濟上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了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工人每次進場都先進行安全、環(huán)保培訓,穿好警示服、防滑鞋后攜帶醫(yī)藥箱上山,林場幫助買購保險并建立了申訴制度,一旦發(fā)生勞資糾紛工人可直接向林場投訴。

  兩年來,采伐工人還形成了“打包”殘留物的習慣,工作中的油劑、垃圾會統一收集、集中處理,避免污染林地土壤、水質,而林場則每天安排專職人員在林區(qū)來回巡查,確保環(huán)境與安全狀況達標。采伐工人姜宗武說:“過去,大家只盼快點把活干完,想的全是自己;現在干活的時候,會多想想垃圾怎么處理、防護措施做了沒。工資福利有保障,又能為別人著想,我覺得這樣確實好。” 森林認證成為國際林業(yè)發(fā)展風向標

  鑒于全球氣候變化及森林資源銳減,上世紀90年代初一些國家的非政府組織創(chuàng)立了全球首個FSC森林認證體系,鼓勵人們通過購買規(guī)范經營的木材產品,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森林資源。

  就像對食品進行“綠色食品”認證一樣,森林認證已成為當前國際林業(yè)發(fā)展的風向標。許多發(fā)達國家出于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對政府采購的木制品提出了FSC認證要求。歐盟出臺了“貿易鼓勵安排”政策,出口到歐盟的木制品如果能貼上FSC標簽,就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關稅優(yōu)惠;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全面禁止進口、銷售或買賣非法采伐的木材和林產品,FSC認證成為證明林產品合法性的一個重要工具;英、法、德三國政府也相繼宣布,將改變自己的政府采購政策,優(yōu)先購買經森林認證的木材等。

  “作為一種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管理手段,森林認證已成為林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森林認證輔導機構――福建省福林咨詢中心鄭德祥博士表示,我國出口林產品在歐美英等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如果沒有獲得FSC森林認證,即使質高價低也難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開展森林認證勢在必行。

  截至今年2月,我省已有將樂金森林業(yè)、順昌縣國有林場、建甌福人等10家國有林場、采育場和民營林業(yè)企業(yè)通過了FSC森林認證,認證面積達10多萬公頃。FSC森林認證提升了林產品的檔次及市場競爭力,這些林場已成為全球木材供應商,所產商品材尚未采伐已被預訂一空,大大促進了本地木材出口加工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

  推進國際森林認證本土化

  目前,全球森林認證體系分為3個層次,包括全球體系、區(qū)域體系和國家體系。自1994年FSC體系誕生以后,世界各地又先后出現了PEFC體系,美國可持續(xù)林業(yè)倡議體系(SFI)、加拿大標準協會體系(CSA)、泛非森林認證體系(PAFC)等區(qū)域體系,以及美國、加拿大、荷蘭等國家體系。盡管我國亦制定出臺了“森林認證標準”,但中國森林認證剛剛起步,目前正在積極尋求國際互認。

  “我省現有國有林場106個、采育場129家、民營林業(yè)企業(yè)1萬多家,林地總面積914.81萬公頃,每年采伐量600多萬立方米。近年來,越來越多林場開始申請國際森林認證,推進國際森林認證本土化十分必要。”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有關專家認為,我國林業(yè)正處于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tài)建設為主轉變的重要時期,但現有的森林認證體系認證成本高,且不能滿足我國所有森林類型需要,必須盡快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中國森林認證體系,以實現森林可持續(xù)經營,突破發(fā)達國家的“綠色壁壘”。

  這幾年,我國已經與FSC和PEFC兩大國際認證體系展開多次合作,并保持了與區(qū)域性認證體系的交流,基本摸清了國際森林認證發(fā)展趨勢。有關專家建議,今后各地政府可通過政策或資金支持有實力的林場開展國際森林認證,總結推廣認證林場的管理經驗,并以實踐經驗及國際慣例完善森林經營政策法規(guī),開展國內森林認證活動,繼而逐步得到全球生產企業(yè)和消費者認可,建立起符合我國林業(yè)發(fā)展實際和國際慣例的森林認證體系。


資訊,會議,會展服務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廣西華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備案號: 桂ICP備15007906號-11     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299號
電話:0771-5553301    傳真:0771-5553302
網址:www.furrymenstudios.com    郵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