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投資應向“民企”敞開大門

人民網
2008-11-26
閱讀次數(shù):2812
閱讀字體 【

      金融風暴越刮越猛,一些民營企業(yè)首當其沖。19日全國工商聯(lián)召民企巨頭探討金融危機,尋找應對之道。當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相關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進一步完善非公有資本進入金融、電力、電信、石油等行業(yè)和領域的市場準入制度,加緊出臺具體操作辦法。這將意味著非公資本進入壟斷行業(yè)將加速。

      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日益顯露,中央為刺激經濟打出的牌也一張接著一張。與 1998年乃至更久以前的情況相比,坐擁六萬億財政收入的政府出牌明顯從容了很多。從中央到地方,到處可見幾千億上萬億的大手筆。大家都忙著報項目,至于錢要從哪里來,要發(fā)給誰用,似乎還是一個來不及細細回答的問題。在一片“跑部錢進”的喧囂中,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出的完善非公資本市場準入制度的聲音讓人心頭一喜。

      改革開放 30 年,所有制改革不斷深化,非公經濟長足發(fā)展,但客觀地看,不同資本主體在經濟結構中的地位,還是有些不同的。如果說國企是天然的老大,外資則是尊貴的客人,那么,民營企業(yè)就有些像小媳婦,在國企與外企的夾縫中,看著二者的“臉色”行事。在2002、2003年的一撥重型化運動中,面對著利潤豐厚的電解鋁、鋼鐵等上游產業(yè),民營資本也曾躍躍欲試,但在嚴格的宏觀調控政策約束下,一些不安分的民企紛紛倒地。后來雖然頒布了旨在打破壟斷的非公 36條,但從煤炭基地、成品油等行業(yè)的執(zhí)行情況來看,政策細化的過程幾乎變成了抬高各種門檻擠出民企的過程。民企“玻璃門”的說法不脛而走。現(xiàn)在宏觀經濟寒潮來襲,筆者衷心地希望借著刺激經濟的東風,這一股擴大投資的熱潮能夠沖破阻礙民營資本行業(yè)進入壟斷行業(yè)的玻璃門。

      自打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平心而論,相當一部分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成績斐然,但國家發(fā)改委門前每天川流不息跑項目、要資金的人群,卻在告訴我們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基礎性作用,還有不短的路要走。以當前如此嚴峻的經濟形勢來說,由政府牽頭以各種項目來刺激經濟本也無可厚非,但我們一定要防止大規(guī)模的投資變成強勢資本獨家享受的盛宴;以擴大投資為契機把體制改革引向深入,同樣是必不可少的選項。因此,除了全程審計及時跟進之外,為吸納足夠多的社會資金計,為提高投資的效率計,為打破壟斷、為經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計,我們也需要向民營資本敞開大門,通過不同性質資本的充分競爭來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和全民的福利。

      向民企敞開大門,實質上無非是打破不同資本不同待遇的不合理狀態(tài),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對于民營企業(yè)它們最需要的不過是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哪怕那是一個“失敗的機會”。
 


資訊,會議,會展服務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廣西華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備案號: 桂ICP備15007906號-11     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299號
電話:0771-5553301    傳真:0771-5553302
網址:www.furrymenstudios.com    郵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