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1年,金東、王子、華泰和晨鳴等企業(yè)將新增300多萬噸銅版紙產能,增量遠遠高于需求增速。而隨著美國對中國進口銅版紙征收“雙反”關稅時間的迫近,出口壓力加劇,國內造紙企業(yè)亟待對新增產能進行調整。
雖然美國對從中國進口銅版紙征收“雙反”關稅的初裁尚未公布,但根據相關規(guī)定,2010年3月2日之前將決定具體稅率。在近日召開的有關銅版紙出口問題研討會上,與會人士對“雙反”將造成銅版紙回流,加大產能過剩風險予以了更多關注。
產能疊加“‘雙反’目前對我們沒什么影響,我們每年銅版紙占所有紙制品不到20%,基本上以內銷為主。80萬噸的項目目前還處于籌建階段,預計2011年初試車投產。”晨鳴紙業(yè)證券部人士表示,目前國內造紙行業(yè)處于回升階段,“2009年第四季度預計比第三季度好一些,但因為受到2009年前兩個季度影響,全年肯定不如2008年。”
除晨鳴紙業(yè)外,太陽紙業(yè)、華泰股份等造紙企業(yè)也都表示“雙反”目前尚未造成影響。
對于這些企業(yè)來說,現在沒有影響,并不代表明后年也沒有。
到2011年,國內銅版紙產能將在目前400萬噸的基礎上再增加300萬噸,其中包括金東紙業(yè)位于海南省的金海一期60萬噸、二期80萬噸;王子紙業(yè)位于南通的40萬噸;晨鳴紙業(yè)80萬噸;華泰股份通過增發(fā)募集資金所建的45萬噸銅版紙項目已經在2009年第三季度簽訂了設備購買合同,預計2010年年底就完全投產。
在兩年的時間內,銅版紙產能急速放大,必然加劇行業(yè)競爭。而“雙反”更是不得不面對的壓力。
“雙反”后的回流壓力“雖然國內造紙企業(yè)生產的銅版紙以內銷為主,但‘雙反’可能導致原本出口的銅版紙回流國內,對國內市場造成壓力。”中國造紙學會有關人士表示。
統計顯示,我國銅版紙行業(yè)產能過剩,2008年產量為460萬噸,消費量為401萬噸。2000—2008年,國內銅版紙產量年均增長率為19.58%,消費量年均增長率8.55%。
近幾年,國內銅版紙需求增量保持在40萬噸左右,以目前400萬噸的總產能測算,年均需求增長率約為10%。但即便是需求增長上升到20%,在2010—2011年新增300多萬噸銅版紙產能的背景下,產能增量也遠遠高于需求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