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昨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前兩月的工業(yè)、投資和消費同比增速數據均低于預期,尤其工業(yè)增速創(chuàng)下近五年最低水平。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表示,三個宏觀經濟指標均低于預期,但并不出乎意料,在此前公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等數據以及電力等指標當中已經顯現(xiàn)出下行的跡象,只是下行幅度大于此前預測。
數據顯示,1-2月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8.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8%,均低于此前業(yè)內預期的9.5%、19%和13.3%。其中,工業(yè)增加值8.6%的增速,是2009年4月同比增長7.3%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前兩個月的數據來看,一季度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工業(yè)、投資和消費都掉得挺厲害,往年春節(jié)也往下落,但沒有今年這么狠。”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稱,如果3月份也這么差的話,一季度經濟恐怕保不住7.5%的增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認為,投資、消費和工業(yè)增加值三大數據,延續(xù)去年四季度的回落態(tài)勢,也與此前公布的PMI等先行指標回落相吻合,但工業(yè)增加值回落的速度有點快,顯示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較大。
對于前述數據增速低于預期的原因,祝寶良進一步指出,當下經濟狀況應是經濟運行自身的下行壓力,此外,也是去年淘汰落后產能,去影子銀行等政策實施的滯后反應。統(tǒng)觀三個數據,尚在合理可接受區(qū)間內。
“全年還是可以期待改革的紅利,而且政策也有空間。外部不確定性相對少一些,‘十二五’期間潛在增速7%以上還是保持得住的。”唐建偉稱,全年來看還是不用太悲觀,應忽略短期的季度波動,更關注中長期的平穩(wěn)增長。
唐建偉表示,經濟增速降一些不是壞事,就是要大力推改革。“實際增速低一些,可能會更進一步促使政府花大力氣去改革。不改不行了,沒有東西托得?。ń洕蝿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