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橋工商所查獲一起貨運站涉嫌合同欺詐案
金陽時訊消息 從哈爾濱發(fā)出的貨物,明明簽了運費為300元的合同,誰知在貴陽提貨時卻被要求支付2300元。昨日,記者從平橋工商所獲悉,一涉嫌合同偽造,采用合同欺詐謀取暴利的托運站被查處。
據介紹,5月份,貴州英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曲軸廠參加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次產品展銷會。展銷會剛結束,哈爾濱一家托運公司便找上門來,并自稱“就是專門為你們辦理托運的”。正準備將13件樣品打包托運回貴陽的曲軸廠,誤認為這是展會方提供的一項服務內容,覺得相對“保險”。這時,托運部的人還出示了身份證、營業(yè)執(zhí)照等,并提供了位于貴陽中曹司的提貨點電話,讓廠方確認。隨后,雙方商定運費價格為三百元整,規(guī)定貨到付款。
返回貴陽后,該廠便派人前往中曹司貴陽某貨運部提貨。不料,對方此時出示了一份令廠方陌生的協(xié)議,寫明運費為2300元。認為自己被欺詐的廠方拒絕支付這筆暴漲的運費后,托運部便拒不歸還廠方托運物品。幾經協(xié)商無果后,廠方于6月初投訴至平橋工商所。
工商執(zhí)法人員對兩份協(xié)議進行了對比,發(fā)現(xiàn)合同單上運費、聯(lián)系電話都不同,物流公司手中所持的合同單明顯有兩大漏洞:一是聯(lián)系電話根本打不通;二是沒有廠方簽名。
調查發(fā)現(xiàn),貨運站與哈市托運站協(xié)商的運費為400元,返1900元給哈市貨運站。而事實上,從哈爾濱到貴陽的貨運費用一般在500元以下,根本不可能達到2300元。貴陽這家貨運站雖然打著北京某物流公司的名義,實際上只辦理了個體經營執(zhí)照,而且執(zhí)照內容只包括機械、配件和勞保用品的銷售,根本沒有貨運或物流經營權。
調查認為,貴陽貨運站手中所持合同為偽造。最終,貨運站只得交出了該曲軸廠托運的上萬元樣品。目前,工商所正在對這起合同欺詐案件做進一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