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橫縣新福鎮(zhèn)平塘村本是一個貧困村,3年前,村民們學會了種松樹采松香換錢。然而,去年3場突如其來的山林大火,燒掉了村民上百畝成材的松樹林。而火災元兇,就是當地村民的不良用火習慣。
一年燒了3把火去年以來,村子里一共發(fā)生了3起森林火災。第一起發(fā)生在2月份,焚毀山林約10畝。第二起山林火災發(fā)生在9月10日上午9時許,在該村犸榴夾(地名)村級公路附近,火勢蔓延到公路北面的松樹林。根據新福鎮(zhèn)林業(yè)站提供的數據,這場大火共燒毀6個村民的成材松林58畝,成材松樹2500株,造成經濟損失將近10萬元。事隔不到一個月,第三場大火又燒了起來。
平塘村是自治區(qū)級貧困村。3年前,村民們從外地學會了采松香換錢,便把村子里500余畝的松樹林承包到戶。這些松樹林,成了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接二連三的大火,使一些村民的家庭經濟瞬間崩潰。
點火者恰是村民自己村民們說,點火的人恰恰就是當地村民自己!原來,當地村民經常在田邊焚燒稻草做肥料,也有村民為了防鼠,把田邊的草燒掉,火往往借著風勢,點著山邊的枯草,引發(fā)山林火災。
3場大火發(fā)生前,都有人看到有村民在著火現場附近的田邊焚燒稻草或者田埂上的野草。然而,火災過后,村民們根據這些線索去找當事人,當事人都拒不承認,而傳聞中的目擊證人又不愿意作證,所以時至今日,仍未能找出失火之人。林業(yè)公安部門曾派人到村子里調查,但由于取證艱難,沒查出什么眉目來。
火災元兇原是不良用火習慣火災的屢屢發(fā)生,和村民們的不良用火習慣有很大關系,不少村民點火燒草前,并沒有搞好足夠的防護措施,點火后又不在旁邊照看,一旦發(fā)現火勢失去控制,為逃避責任,不是及時找人救火,而是不聲不響地逃之夭夭,延誤了救火時機。一位當地政府工作人員說,每次接到村民報案都會積極配合公安部門去調查,同時他們也會加大對村民防火觀念的宣傳力度,并向有關部門申請增派護林員巡邏,保護山林安全。這位工作人員強調,村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一看到有人點火就要提醒其注意防火。
橫縣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的黃政委說,從2004年至今,經檢察部門批準,他們一共逮捕了山林縱火犯20余人。
但是,許多村民在山林被焚后,往往不是在第一時間報警,而是自己去調查,希望私了,使得警方失去調查取證的最佳時機。對此,黃政委建議,再有類似事情發(fā)生,一定要立即撥打110報警,警方會為證人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