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 山林的守護者
話題
連年干旱,風(fēng)高物燥,我省森林防火遭遇著嚴峻的考驗;然而,卻有一群人終日與大山為伴、與草木為友,他們是護林員,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工作是什么?奔走在山林的他們是如何護林、護民于一方?
觀點
造林不易,護林更難。每一個山頭,都留下了護林人員的腳印;每一棵樹木,都凝聚著他們的汗水。如果說大山是豐碑,那么林木就是刻在豐碑上的詩篇,全省山林的一草一木、一枝一葉記錄著他們平凡而感人的事跡。
護林員的3000多天
天干物燥,山風(fēng)吹得倒人,瀘西縣城后面的高山上,千萬株松樹和柏樹間布滿密密的枯枝,樹下堆積著厚厚的松針、松脂、枯藤和枯草。從清晨到正午,護林員王正南帶著3個助手分別守在通往山上的兩條公路口,一刻也不敢離開,餓了就啃一口身邊的蕎麥餅。
“千萬不能帶火種上山。”王正南和他的助手們每天必須檢查并告誡進山的人們。
13時05分,王正南要去巡山了。臨走時,他在記錄簿上填上時間,簽下名字,又向同伴們交待了一番。
“旱情越來越重了,這10800多畝森林,讓多少人晝夜不敢入睡。”爬上海拔高達2400米的林區(qū),王正南擔(dān)憂地說,全縣護林防火管護區(qū)102萬多畝,這片林區(qū)是面積較大的一塊。去年底到現(xiàn)在,森林防火形勢愈發(fā)嚴峻,護林員們簡直成了山野里的人。
王正南巡山所走的路全是坑坑洼洼的坡路和兩旁布滿了巖石、生長著尖銳鉤刺植物的山間小道。5個多鐘頭的時間,他要穿越10余個山箐,翻越20來個山頭,行程30多公里路,流過幾身汗,查看完自己的責(zé)任區(qū)。到收工回家的時候,天都快黑了,通常一屁股坐下去就不想站起來。
“縣里有556個護林員,每人的責(zé)任區(qū)約2000至3000多畝。從10月到5月,他們的工作都是這樣的,每個人要磨破幾雙鞋,掛爛幾身衣服。” 看著王正南遠去的背影,縣林業(yè)局森林防火科科長楊元勛有些心疼。他說:“正因為有了這些護林員,8年多來、3000多天,瀘西未發(fā)生一起釀成損失的森林火災(zāi)事故。”